首页 > 统计文化
农普工作中最可爱的人

发布日期:2017-07-11 13:51:46 浏览次数: 字体:[ ]
    农业普查工作,十年开展一次。由于间隔时间长,工作方式、普查内容等都有较大的创新与改变,每一次的农普工作较前次而言,可参照性较小。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本次的普查工作中,不断碰壁迂回前进,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挫折中,更加让人感动于普查员朴实的情怀,和他们强烈的责任心。
    普查工作开展初期,数据大而杂,要如整理乱麻一般一丝丝梳理。作为本次普查最大的普查区--第六普查区,由于牵扯到楼房住宅区,人口众多情况复杂,普查困难尤为突出。从普查小区图绘制,到摸底表汇总、普查表入户填写,至最后PDA设备(数据采集终端)录入修改的过程中,六区的普查员快踏破了镇农普办公室的大门。缺乏经验,情况特殊,只能靠无限的精力来弥补进度条的缺失。仅仅是确定普查对象,前后的核实工作就进行了五次。
    镇农普办公室,一天最多的时候,能与第六普查区指导员常君主任,通话二十余次。作为村里的主干,普查区的指导员与普查员,不仅仅需要完成农业普查,他们基本担任了所有村居工作。从早忙到晚,加班又加点,是这一段时间他们的工作常态。最让人感动的是,由于考核制度必须分出排名,第六普查区工作难度大,进度缓慢被排在了最后一名,即便如此,从未影响到第六普查区普查员对待工作的热情与态度。在后期数据核对与修改的工作中他们依然热情。
    如果说,对待工作耐心认真,是我们必备的素养与情操,是我们每个人对待工作应有的态度和方式。那么为了工作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做到呢?披甲普查小区的李宝普查员,就做到了。
    普查工作最繁琐的程序,是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对比与修改,检查出在普查表填写过程中由于疏忽导致的错误。披甲普查区,有几位单独居住的老人,没有电话与移动手机。而在PDA设备(数据采集终端)录入时,普查对象的联系方式为必填项。在联系李宝的时候,她痛快地答应道,“一会儿我询问一下他们子女的电话,马上就给你发过去”。没过一个小时,李宝就把所有缺少的电话信息给镇普查办公室发了过来。后来看李宝的朋友圈才得知,打电话的那时候,她正在医院陪一岁的儿子治疗肺炎。也许这不够惊天动地,这算不上感动中国,但就是在我们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中。试问有多少人,真的能够为了工作,不分时间不问地点不管情况,一心一意付出还毫无怨言呢?
    在这长时间的普查工作中,每一位普查员都在认真学习,用他们最朴实的情怀、最持久的耐心,一点点推动着普查进度的前行。可能他们的学识未必能够出口成章,但他们对于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都能信手拈来,这就是属于中国农民特有的知识财富,是中国农村独有的文化框架,是我们开展农普工作最初的本意--保护与开发,让中国的农民、农村、农业,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临淄区金岭镇农普办  张杨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