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文化
交流互鉴激发文明力量

发布日期:2019-12-06 09:38:11 浏览次数: 字体:[ ]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本色,也是世界文化的原生态。今天,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共同构成了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图谱。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各有千秋、各具姿容。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尽管文明之间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它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才会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为此,我们应该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其中,“共存”是文明交流互鉴第一要素,前提又是文化多样性存在。“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正是多元多样的文化,才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所以说,文化共存需要坚守“和合理念”,文明交流互鉴不能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只有在坚守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理解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真正做到美美与共,相互欣赏,和谐共存,努力维护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才能为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各自的贡献。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交流”“互鉴”诠释了人类文明如何协调发展的真谛。交流互鉴,文化才葆有活力。任何一种人类文明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唯其具有个性,文化间的交流互鉴才成为必要;而不同文明所呈现的共性特征,又为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可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也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当然,交流总是双向的,而文明是平等的。“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因此,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必须摈弃“文化自大”或“文化自卑”两种极端心态,涵养平常心、增加文化自信,如此才能达到吸收外来营养,发展壮大自我文化的目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日益开放的当今世界,我们应该对人类文明成果保持海纳百川的胸襟,撷百家之精华,融各方之优长,把握时代大势,着眼民族梦想,放眼世界未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焕发古老文明旺盛的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临淄区统计局 王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