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信息分析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平稳开局 新动能发展可期

发布日期:2019-04-22 09:10:56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季度,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政策落实成效显现,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家信心积极乐观,服务业经济平稳开局,稳中有进发展迹象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效果欠佳、民营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需进一步引起关注。
    一、服务业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一)从发展规模看,规上服务业企业规模、效益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1-2月份,全市纳入联网直报的57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营业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36.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7%,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27.6%,同比提高9.1个百分点。生产税同比增长31.3%,大幅提高31.5个百分点。
    分重点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5%和23.3%,分别同比提高6.7个和4.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幅达到2018年来月度新高。营利性服务业中附加值较高的商务服务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增速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二)从发展动力看,动能转换持续推进,现代服务业量质齐升
    全市现代服务业引领带动服务业结构优化、质量提高。从规模看,1-2月,规上现代服务业单位数量、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数占规上服务业比重均接近60%,并呈逐步提高趋势。从效益看,规上现代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2.7%,高于规上服务业6.1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利润率达13.3%,高于规上服务业4.9个百分点。
    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更具行业引领力、附加值更高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比重分别为11.9%、8.1%、11%和14.8%,均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5.4%、56.2%、55.5%和64.7%,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关系民生的“幸福服务业”如教育,卫生,娱乐业及旅游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增速均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三)从发展成效看,政策落实显成效,高精尖企业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全市服务业企业营商环境明显好转。近年来,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放管服”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科技创新支持、“互联网+”扶持、创业补贴等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有效,企业受益面持续扩大,2018年,21.5%的服务企业享受到国家政策措施的惠及。受益最大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受益面达到32.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受益面达21.2%,企业享受到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及创新支持政策。
    一批优秀高精尖企业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以山东兆物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利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山东莱茵科技设备有限公司、山东联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科技服务业规模和效益“双提升”。
    二、服务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效果不佳,建议推进二三产业剥离
    今年1-2月份,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数的比重比全省低0.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增速分别低于全市规上服务业1.1和2.3个百分点。建议推进二、三产业剥离。通过分离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设计、融资租赁、信息技术外包等非核心业务,既有利于制造业企业专业化、集聚化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又能优化资源配置,细化和放大价值链各个环节,加快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二)关注民营经济增长放缓、活力不足的问题
    据规上服务业联网直报统计显示,1-2月份,全市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及利润分别增长18.1%、39.7%;民营企业两项指标分别增长13.2%、28.2%。据规上服务业企业景气状况调查显示,一季度国有企业信心指数为136.7%,私营企业为118.7%,集体企业为108.3%。据规下服务业企业调查问卷显示,一季度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涨过快等仍然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半数(44.4%)企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是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过半数(53.3%)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超过3成(33.3%)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快”;企业发展预期下降,企业对下季度经营预期平稳面(乐观和一般)为68.9%,比上年末下降3.2个百分点。
    建议:一是加大“互联网+”在民营小微企业中的融合力度,进一步改进对民营企业服务方式和手段,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二是建立民营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政策咨询、创业辅导、革新技术、管理人才等提供信息支持。三是贯彻落实针对民营企业 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构建投融资信息公开平台,帮助企业与资本顺利对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三)交通运输业反弹基础较弱,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1-2月,交通运输业收入增速继上年末由负转正以来达到近两年新高,主要是由上年末新增企业入库、不达标企业退库等因素拉动。若剔除新增、退出企业,正常在库企业收入增速为-13.8%,并且,从目前来看,交通运输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内部条件及政策影响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及危化品专项治理政策作用依然发酵,多数运输企业“价格战、低利润”运营竞争模式仍在持续。
    建议:一是要助力交通运输业积极向现代物流、智慧物流发展跨越。建立交通、发改及工信等部门政策协调机制,通过软硬件扶持和企业家经营思路指导培训,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业向以信息化物流链平台为代表的现代物流转变。二是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尝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开展仓储、金融链等高附加值服务,降低宏观环境风险和制造业政策连带影响。三是要进一步提高行业政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做到精准施策、分类施策,保障交通运输企业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
    三、全市服务业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从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看,全市仍面临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美贸易冲突,环保治理力度加大等都会带来一定影响,但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经济新动能不断壮大,经济发展基本面变化不大。
    据规上服务业企业景气状况调查显示,一季度,全市服务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4%,比上年末提升4.5个百分点,达到历史较高水平,并且,下季度的预期信心指数为127.2%,表明企业家信心积极乐观,总体经济处于景气状态,并且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行业发展预期不平衡,信心指数较高的行业依次是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心指数分别为:141.5%、137.3%、13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心指数最低,为110.6%,企业亏损面达32%,调研中了解到,交通运输企业经营受政策影响较大。
    从服务业发展潜力看,市场活力不断增强,用工需求稳步提升。一季度企业经营平稳面(盈利增加及持平占比)达69%。超6成企业表示下季度继续维持或增加用工规模,占比达63.2%,比上年末提高3.4个百分点。
    综上,尽管经济发展中有不利影响,但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动能不断累积,初步判断上半年服务业将延续一季度平稳运行态势,对全市经济贡献将好于上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