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文化
腰椎间盘突出的概况及训练指引

发布日期:2008-04-11 08:50:20 浏览次数: 字体:[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骨科常见病,曾经有此经理的患者,都会提之色变。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有15%-20%的人患有此病,本病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整个发病人数的75%以上。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让您身体饱受痛楚,而且较难完全治愈,平日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喷嚏、开车时的一个急刹车都很容易复发,使您长期生活在其挥之不去的阴影中,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本文主要从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常见的处理方法和康复训练的误区等方面让您对椎间盘突出症有个清晰的了解,在康复过程中去正确面对它,帮助您战胜它。

介绍

椎间盘的结构分析

人体脊柱的结构非常复杂,脊柱的椎骨共有32块。因寰椎与枢椎之间,骶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它们均位于两个椎体之间。腰部的椎间盘最厚,约为9毫米。

它主要起到1)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2)缓冲作用保护脊髓及脑部重要神经作用3)维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间盘其前方厚,后方薄,使腰椎出现生理性前凸曲线4)保持椎间孔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椎间孔的大小是神经根直径的310倍。

腰椎是人体受力最多的椎骨,因此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也是所有椎间盘中最多的。椎间盘由内、外两部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作用。成人椎间盘组织无血液供应,靠淋巴的渗透维持营养,仅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液供应。因此,成人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髓核含水量逐步减少胶原纤维增多,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由于腰椎间盘后侧厚度较薄,髓核易向后方突出,压迫脊椎两旁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痛(牵涉痛)、腿臀麻痹无力、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

图1:椎间盘结构              2椎间盘突出的过程

导致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是腰椎退行性改变;外因则有外伤,劳损或过劳,受寒受湿等。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二、外伤
    
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突然负重或闪腰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尤其是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三、过度负荷
    
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矿工人建筑工人、健身房器械教练,需长期弯腰取重物,如果姿势不正确,也很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症四、长期震动
    
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同时震动亦影响椎间盘营养,对微血管的影响均可加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五、一些常见高危的训练动作

负重躯干旋转(图3-4)

硬拉(图5)

谁是高危一族?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这是由于男性在社会工作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大于女性,腰椎负荷亦长期大于女性,从而导致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

2、             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亦有相当大的比例患病。如:司机、办公室工作人员等。

3、             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比较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据统计长年从事矿井井下作业的人,患病的比例较高。

4、           某些腰椎先天性发育不良的人,如患脊椎侧弯、先天性脊椎裂等疾病的人,同时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此外,如孕期妇女,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导致体重突然增长,加之肌肉相对乏力及韧带松弛,亦是诱发本病的危险时期。

5、           专业运动员,如:排球运动员、举重运动员、高尔夫运动员、网球运动员等。

6、           长期使用高危训练动作和不正确动作姿势练习的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