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作品有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十六岁的我怀着憧憬和梦想,带着一身抖不落的黄土,迈进了一个小城市中等师范学校的大门,在那里初次接触到了路遥的作品《人生》,主人公高加林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让来自农村刚刚走出狭小天地的我,对生活、对人生有了一些理解和认识。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在我尚还幼稚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参加工作后,再次拜读凝聚了路遥毕生心血的另一部巨作《平凡的世界》时,令我荡气回肠,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作品以一个名叫双水村的陕北山村为对象,以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两人的命运为主线,以孙家及村子周围的人群的生活为半径,深刻的反映了我国1975年到1985年之间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深刻勾勒出了社会大环境下农村青年的成长轨迹。这是一部作者通过长期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注、以一个优秀作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用心血泣成的一部可歌可泣的社会历史的反映。小说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对当年青春年少、激情飞扬的我是一种警示和唤醒,让我明白了:平凡,才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 同时,作者在作品中展示的面对生活的重压所展现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对未来充分乐观的精神状态,以及在艰难中人物不断与命运抗争的斗志深深感染了我,也使得我在后来遭遇挫折与困苦时,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书中的小人物都是平凡的,然而这种平凡后的脚踏实地的努力,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和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绝大数人虽然是平凡的,但是只有努力了,就无愧于这平凡背后的不平凡的人生。这种平凡且又不平凡的理念也一直激励和支撑我一步一步前行。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社会的进步和多元化的另一种状态,国力提高了,百姓富裕了,以前难以想象的生活方式现在都已真真切切的发生了。在今天看来,路遥所描述苦难已被多数人所不解,尤其年轻一代。在如今这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建议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读一读《平凡的世界》,尽管历史不会重现,但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会有所收获。建议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平凡是社会的本色,是生活的本色。如今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依然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依然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机关党委 韩宝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