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带着对部队的丝丝眷恋,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荣幸地成为统计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成为统计大家庭的新成员。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庆幸自己当初明智的选择,因为我选择的是一项充满生机、平凡而伟大的统计事业。 走进统计大家庭,我有幸与一批爱岗敬业的领导和同事一起工作,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忠诚统计”,学会了该怎样工作、怎样做人。也许会有人认为,统计工作环境清苦,天天与枯燥的数字你来我往,思想上难免会有波动,再加上缺乏对统计工作的真正认识,自然这山望着那山高,连爱岗都谈不上,也就无需再谈敬业了。新一代统计人魏永,从事统计工作仅仅13年,但为了党和人民的统计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身体严重透支、终因积劳成疾,用年仅34岁的生命诠释了一名普通的统计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蒙山在哭,沂水在泣!在魏永同志的追悼会上,闻讯赶来送行的人络绎不绝。火化前,年轻的妻子不顾同事的劝阻,拼命地扑到丈夫遗体前要再看他最后一眼。“让我再抱抱他、再亲亲他吧!”年仅8岁的女儿失声喊着:“爸爸,爸爸,你不是答应晚上帮我辅导作业吗?好爸爸,你不能走,你不能走啊!”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年丧子,年迈的父母更是悲痛欲绝,刚做完肾脾切除手术的年迈父亲眼神暗淡,喃喃自语:“不该啊不该,该我替儿子先走……”魏永在《重读<为人民服务>》有感的日记中写道:“本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能将自己的生命留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就仿佛长了一些。我们要谨记:视人民为父母,为人民服务乃天职。”匆匆地,你走了,但你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你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祖国的统计事业中,你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执著的付出成就着统计事业的辉煌,于是我懂得了,统计精神就是这种朴实的执著,淡泊宁静、甘守清廉、始终如一。 有人说:统计太苦、条件太差、地位太低、干统计实在没出息。我想这是对职业理解的偏差,如果一个人仅仅把自己的职业看作是“挣钱”的行当,作为飞黄腾达的跳板,那他对什么职业都会敬而远之,都不会真心对待,就更谈不上奉献。翻开《淄博统计三十年》,发现就在我们身边,也同样有许许多多平凡的统计人坚守着统计阵地,吴娟、翟纯文、边洪其、边荣和等等等等,他们30多年如一日的坚定着对统计的承诺,在统计事业中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正是因为他们,凭借着对统计的真挚、对工作的热爱,谱写了统计人伟大而平凡的本色。每年,我们向党委政府、向社会各界提供了数不清的统计数据、统计分析,那一组组数字、一篇篇分析都是统计人用心血和汗水串起来的果实,晶莹剔透。统计工作是各级党政领导决策的“参谋部”、经济社会运行的“晴雨表”、社会公众咨询的“信息窗”。统计工作“不出假数”的要求形成了统计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品格,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的需要养成了统计人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短短的工作经历让我懂得,统计精神就是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严谨务实,与时俱进。 马寅初曾说,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研究,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事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当一张张报表、一份份数据、一篇篇信息、一份份资料从我们手中发出,统计人由衷地感到欣慰!三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统计教我汲取智慧增长才干,统计教我爱岗敬业诚信做人,统计教我创先争优乐于奉献。因为选择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执著。身为统计人,我将无怨无悔,更加发奋工作,在这由数字串成的乐章里,为统计事业的振兴而奋斗一生!
淄博市统计局 陈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