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幸拜读了阿诺.施瓦辛格先生的《不可能 这句话没意义》,这是一篇很激动人心的文章。文章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真实的分享了施瓦辛格成功的法则。 法则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所以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初中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报告,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巨宅。 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两夭后他拿回了报告,第一页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 老师回答道:“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你别太好高骛远了。”他接着又说:“如果你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重打你的分数。” 这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几次,再三考虑好几天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后来男孩用毅力坚持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清楚自己想要的,并相信自己是通向成功的捷径。虽然「可能」和「不可能」只差一个字,但是结果却差很多,很多时候是想法把自己想死了,根本连行动都还没开始,如果想要这个结果,就去想要完成结果过程当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法则二:害怕失败是最大的障碍。 最近看了一档电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里面有个男孩的经历让我感慨震撼。他从一个有10年网瘾的问题少年到如今清华大学的天之骄子,从对think和thank傻傻分不清楚的英语文盲到出口成章的英文才子。这其中多少年的艰辛我们可想而知。当然你可以想象他是天生聪慧,但成功是百分之一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个人成长的背后不可能没有失败和付出艰辛。我们每个人在成功之初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如果我们害怕失败,畏首畏尾,永远只能是固步自封,原地打转。在这个张扬自我的年代,害怕失败犹如一个魔咒羁绊着我们的步伐。我们还年轻,有很多不足,这些不足正需要我们去探所、历练,要在不断的挫折和失败之中充实自己,倘若我们害怕失败,那我们何时才能学会独自翱翔? 施瓦辛格告诉我们:在人生路上总是会遇到很多人、听到很多声音,不断地告诉你:“这件事情你根本不可能做得到!”如果听到这种说法,那么,“别听他们的!”。你必须百分之百地了解你自己真正想要的,笃定地相信你自己,然后就是放手去做。记住:不可能 这句话没有意义。
王晓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