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服务性。长期以来,基层统计人以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为其工作“主旋律”,勤恳敬业,及时开展各种统计调查,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海量的源头统计数据支持和必不可少的统计分析,发挥了良好的服务职能,也争取到了今天的统计地位。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统计作为把脉经济的监测器,晴雨表,其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不以GDP论英雄”、“不掺水份的统计数据”、“实打实、硬碰硬的搞好经济普查”,这些都体现了最高领导层对统计工作的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与此同时,人民大众对统计数据也是越来越关注,每次重要经济指标发布,都常常引起人民群众的热议。基于此,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引发了系列思考:基层统计工作怎样才能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怎样才能消除社会上一些人对统计数据的置疑?怎样才能打造真实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提高其公信力?个人认为,提高基层统计人员职业认同感,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统计职业素养对当前提升基层统计工作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统计职业素养的内涵 统计职业素养是指统计人员为胜任统计工作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修养。具体来说,统计素养包括统计工作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职业信仰、职业道德规范、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在基层统计工作中,不同的统计工作者,即使是完成同样的统计工作,因业务能力、敬业程度、道德修养、责任心等素养不同,完成的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对统计工作者来说,良好的统计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统计人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统计职业素养由统计工作实际要求决定,并要与之相适应。良好的统计职业素养将有利于统计工作的开展,反之,将阻碍其进行。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首先,统计人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统计人员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统领其具体统计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胸怀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工作中,要坚持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方针不动摇,维护统计法律权威,实事求是,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夯实统计之基础,形成做好统计、搞好服务的思想观念,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之中。 其次,统计人应具备良好的精神素养。信仰是精神力量,信仰可以产生强大的战斗力,有信仰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统计人也要有自己的精神信仰。我们统计人必须要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统计人员,要清楚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当然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扬,所以也要信仰。当下,统计人要加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力度,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要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定好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谋划各自的专业统计工作,履职履责。决不能让“庸懒散”、“推拖压”的现象,在我们这里发生。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石。有了正确的信仰,才能具有科学的发展观,才能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尊重科学、忠于统计、爱岗敬业并奉献社会。 再次,统计人要有扎实的业务素养。统计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科学准确地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对我们统计工作的要求日趋严格,这就需要我们每个统计人员要有扎实的业务素养才能胜任我们的工作。时代的沧桑巨变,事物的风起云涌,需要我们的调查方法更加多样化、统计指标的设计更加准确、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更加翔实、把握经济走势要更加符合趋势。这一切的实现,都要求统计人员必须要有业务上的“金刚钻”,才能干好现代统计工作这个“瓷器活”。 三、提升统计人职业素养的途径 统计职业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需要自身的刻苦学习和自我提高。 (一)提升统计职业素养,首先要提高统计人员对统计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职业认同感是每个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不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必将不能尊重其职业,也不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思想上懈怠、工作上疲于应付,工作毫无成绩可言。 统计人要认同自己的职业,在迈入统计门槛成为统计人的那天开始,就应充分认同和尊重自己所从事的统计职业,干上统计也要爱上统计,就业更要敬业,用自尊换取他人尊重。面对他人质疑与误解,我们要坚信随着统计工作不断革新,统计公信力会大大提高,质疑与误解都会烟消云散。只要我们每个统计人都能尽职尽责,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在业务上不断提高自己,每天都能精神饱满,满怀豪情地投入工作之中,用数据说话,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提供最优统计服务,那我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将随之倍增。 (二)提升统计职业素养,必须遵从统计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恪守统计职业规范是统计人员的立业之本。任何职业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统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这32个字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忠诚统计,乐于奉献。要求我们要安心统计工作,热爱统计事业,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为统计事业的枝繁叶茂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毕生追求落到具体的工作实处,安其心,尽其智,记好每个数据,填好每张报表,完成每次调查,撰写好每篇分析。 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对统计工作的核心要求。统计的数字在于真实,没有数据的真实,统计的工作结果就毫无意义。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顶住压力捍卫真实。 依法统计,严守秘密。要求统计工作必须依法开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统计执法者先要做统计的守法者,自觉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不走样、合规矩。此外,对于在统计调查中取得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我们要严守秘密。严守秘密不仅是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同时也是统计赢得调查对象信任之必须,若为此失信,也将影响今后的各项调查。 公正透明,服务社会。公正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剂。统计的公信力在于公正透明,消除社会上人们的质疑,需要统计的公开透明,加大统计的自我开放,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对社会的综合服务职能,以优质服务为主旋律,提高服务能力是统计职业的目标要求。 统计工作繁冗纷杂,技术枯燥,任务海量,待遇不高,有时还容易因各种考核压力造成数据失真,备受质疑。所以统计人员更应在加强统计法制的建设中,强化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提升统计职业素养,要做到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大兴学习之风。提高统计职业素养,关系到统计地位和发展前景。应强化干部的认识程度,改变重视业务培养、轻视职业素养的现状,要利用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改进机关效能作风的有利时机,按照党组计划统筹推进,取得实效。 在提高统计职业素养的实践中,张局长一直比较重视,在与党组其他同志的谈话和前段的党课以及对基层人员的培训讲话中都可以体现,并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弘扬正能量,用唯物主义理论正三观,勤政为民,清正廉洁,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全体机关干部应立即行动起来,形成上行下效,学理论,钻业务,重法律,守规矩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统计职业素养,为桓台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姚景源统计讲堂”杨泉义讲课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