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博:人口总量稳步提高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183X/2017-1363394 文号:
发文日期: 2017-05-23 发布机构: 淄博市统计局

淄博:人口总量稳步提高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

发布日期:2017-05-23
  • 字号:
  • |
  • 打印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的变量,所以人口每一项指标的变化,都会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国家几次人口生育政策调整,淄博市人口结构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近期,根据当前人口发展现状及2016年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市人口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一、当前人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生育水平稳步提升。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鲁中,重工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具有特色的组群式城市,城乡交错,产业布局舒展,为人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根据2016年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截止到2016年年底,淄博市常住人口468.7万人,比上年增加4.5万人;出生人口6.09万人,出生率为12.92‰,比上年提高4.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42万人,死亡率为5.16‰,比上年下降0.4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3‰,比上年提高5.27个千分点。综观近十年来人口发展情况,从2006年到2016年,淄博市常住人口增加22.8万人,年均增加2.28万人,人口发展实现平稳增长。
 
淄博市2006-2016年人口发展走势图
 
    近几年,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我市逐步调整了生育政策,2013年取消“二胎生育间隔”和2014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2014年出生率为9.77‰,比上年提高2.86个千分点,对出生人口数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2015年为农历的羊年,受传统观念属相偏好的影响,全年出生率为8.2‰,下降1.57个千分点。由于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特别是针对部分70、80后的独生子女家庭,在双方父母的大力支持下也加入了生育大军,从而对育龄妇女(15-49岁)生育水平产生了明显影响。
 
淄博市2006-2016年人口增减趋势图
 
    (二)人口年龄结构优化,但人口老龄化不容忽视。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引导着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由于前几年淄博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吸引了大批外地就业人员,人口结构也主要以中年人口为主。2016年,全市0-1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22%,低于全省2.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占比为72.5%,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28%,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社会总扶养比为37.9%,低于全省4.1个百分点。从调查数据来年,2016年淄博市人口结构优化,社会扶养压力小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年龄结构呈纺锤形发展。但从各年龄阶段人口数据来分析,50-54年龄阶段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超过10%,也就是说10年后我市要有大批人口进入老龄化队伍里来,社会扶养压力会不断加大。另外,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出生率也可能在高位发展,因此,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
 
2016年淄博市分年龄阶段人口结构图
    
    (三) 高学历人才比例加大,平均受教育年限升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下,家庭对学历教育也愈来愈重视,全市各类受教育人口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根据2016年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接受过各类教育的人口共有418.14万人,比2010年增加4.16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65.5万人,比2010年增加13.9万人,年均增加2.3万人,全市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大幅增长。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某一人口群体整体受教育程度高低的综合指标。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22年,比2010年提高了0.36年;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49年,比2010年提高了0.41年。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稳步提高,充分说明近年来我市教育发展步伐加快,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对未来我市人口发展趋势的初步判断
    (一)未来两年仍处人口出生高峰期。2016年初开始实行的“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有可能会引起近2-3年内的生育堆积叠加。2016年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尚未生育“二孩”的已婚育龄妇女数量达51.8万人,占已婚育龄妇女的比例为45.3%。其中,21.19%的人打算生育“二孩”,17.79%的人打算在未来两年内生育“二孩”,预计2017-2018年为“二孩”出生峰值年份,年均“二孩”出生4万人左右,年均出生人口6万人左右。2018年后,出生人口将逐年减少,并于2020年后趋于稳定。
    (二)总和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未来人口增长压力较大。从调查数据看,即使当前已经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人们的生育意愿也仍然偏低。理想孩子数量和实际生育行为都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2016年,淄博人口登记总和生育率达到1.76(总和生育率,代表终身生育水平),考虑到尚未登记的出生人口,实际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的一年。受生育堆积影响,未来2-3年内,人口生育仍将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但由于实际生育行为通常会低于生育意愿,2018年之后生育水平将随着生育堆积释放完毕逐步降低并保持在低水平。
    (三)人口规模在未来20年将呈现先增后减态势,社会抚养压力增大。受人口发展惯性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仍将保持低速增长。但女性生育多孩的意愿及怀孕几率会随年龄下降,随着堆积生育意愿逐年释放和生育旺盛期女性规模的萎缩,人口生育水平将一直保持低位,总人口增长速度也将伴随死亡率的提高(人口出生高峰期人口进入死亡年龄)逐年回落直至负增长。以建国初期第一次出生高峰期的人口达到平均预期寿命粗略预计,我市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开始逐步减少。由于当前人口生育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水平,因此即使未来能够达到2.1的人口更替水平,总人口也将在较长时期内呈明显减少趋势。另外,2012年以来,我市劳动适龄人口相对和绝对数量同时减少,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在短期内不仅不能缓解这一问题,还会造成社会抚养压力的增加。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但是老龄化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的好,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处理不好,则可能成为制约因素。
    (一)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我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将人口老龄化工作,落实到各发展计划中。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本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二)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
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三)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淄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
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