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市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183X/2021-5190296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10-15 发布机构: 淄博市统计局

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市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发布日期:2021-10-15
  • 字号:
  • |
  • 打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圈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2020年6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七大方面战略布局,引导省会济南及周边6市协同发展。2021年7月《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实施,进一步明确以济南为核心,推进淄博、泰安内核圈层同城化发展,打造“泰安-济南-德州”“淄博-济南-聊城”发展枢轴总体规划布局。淄博进入省会经济圈内核圈层,能够充分借力区域经济集聚与扩散效应,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活力。为准确反映淄博在省会经济圈内的优势和短板,更好引导我市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大局,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我市在省会经济圈内现状及比较优势
    一是综合实力强。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3673.5亿元,在省会经济圈7市中居第2位,GDP总量占经济圈城市比重达到13.4%。全市人均GDP(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和地均GDP(按照行政区划面积计算)分别为7.8万元和6158万元,分别居经济圈内第3和第2位。全市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占省会经济圈比重比分别达到15.7%、13.6%、16.3%,分别居经济圈第2、第2、第3位。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水平10.4个、11.2个百分点,分别居全省和省会经济圈城市第3位和第2位。2019年全市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91%,居全省首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39.7%,高于全省水平13.5个百分点。与经济圈内除中心城市济南之外的其他6市相比,我市综合实力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淄博地处鲁中,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从主城区西缘(滨莱高速)到从济南主城区东缘(绕城高速)的距离仅为70公里左右,是经济圈城市中主城区距离济南最近的城市,我市在深度对接济南,推进同城化发展方面有着先天优势。目前市内有三条高速公路和五条铁路纵横贯通,随着“十四五”时期济潍高速(济青中线)、济高高速、沾临高速以及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市在省会经济圈乃至全省交通版图上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在地理位置上,我市还地处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三圈”的交汇地带,有成为半岛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的发展潜力。
    三是产业体系完备。作为老工业城市,我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已逾百年,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和省内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电、医药、纺织、建材及新材料等领域最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在省会经济圈内排名第2位;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9个大类在我市实现规模化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达到1626家,在经济圈各市中仅次于济南的1920家,排名第2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2.5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1.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03家。我市在参与省会经济圈产业分工合作、促进产城融合方面也有着较强的协同互补优势。
    四是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动能转换方面,近年来全市不断完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体系,推深做实“优”“扩”两篇文章,坚持以“五个优化”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出台“新经济发展12条”,许多领域已经出现趋势性、关键性变化,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三成,居全省前列,展现出老工业城市的崭新活力。营商环境方面,全市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提出“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淄博最大竞争优势”,全面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一证一码”、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举措,率先建成全领域“无证明城市”。2020年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获得优秀等次。招才引智方面,优化人才招引体制机制,部分政策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围绕打造人才发展高地,相继制定出台了“人才金政37条”“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等人才支持政策,启动百名博士、千名硕士、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实施名校人才特招,2020年全市新引进专科以上毕业生4.5万人。一系列改革红利必将持续激发淄博老工业城市发展活力。

五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淄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形成了以“法治、开放、包容、崇商、重工”为特质的齐文化,孕育了商埠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渔洋文化、黄河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既可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也能为规划建设一批高端项目提供强大文化支撑,从而提升城市竞争硬实力。淄博不仅有内涵丰富的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还有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丰富,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全力实施“文化赋能行动”,建成一批优质文旅融合精品项目,着力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高水平举办淄博青岛啤酒节、麦田音乐节等时尚节会,聚力打造“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的“五好城市”,城市时尚气质和活力指数不断提升。
    二、我市融入省会经济圈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短板
    综合而言,我市城市发展基础扎实,在经济圈内有较强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但基于中长期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一是经济增速偏慢。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产业结构偏重影响,我市GDP增速低于全省水平1.1个百分点,增速较低,部分重点领域发展也不够协调。从工业方面看,2020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水平1.4个百分点,在经济圈城市中处于中游水平。从消费方面看,“十三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速为4.3%,低于全省水平2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经济圈及全省比重分别为11.4%、3.9%,均低于经济总量占比水平。从外贸外资方面看,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为4%,增速仅为0.1%,低于全省水平7.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省比重为2.1%,低于GDP和进出口占比水平。从居民收入增速看,2020年,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7%,虽跑赢GDP增速,但在经济圈城市中排名最低,且低于全省水平0.4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长期以来我市第二产业始终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但传统产业和高耗能行业占比高,工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问题较为突出,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占比较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整体水平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占全省比重为7.8%,高于GDP占比2.8个百分点;“十强”产业中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85%,低于全省水平0.8个百分点,在省内排名第9位,总量占全省份额仅为3.5%。服务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急需提升。202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3.1%,分别低于全省水平2.1个、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质效偏低,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户均营业收入分别为6%、7320.2万元,分别低于全省水平1.1个百分点、3633.3万元。
    三是要素资源制约明显。从劳动力资源方面看,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比重比上一次普查下降0.1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达到23.24%,为经济圈内城市最高。受人口红利逐步减弱、传统行业吸引力较低等因素影响,我市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更显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从资金方面看,金融领域各类贷款增速偏低,2020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同比仅增长8.6%,低于全省水平3.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仅增长3.8%。此外,全市制造业贷款同比下降9.3%,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反映出企业扩大生产的动力和意愿不足。从技术层面看,全市研发投入力度较大,但拥有的核心专利总量仍偏少,大量创新平台尚未积聚成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仍需加快。从其他要素看,我市环境容量小、环境承载能力较差问题始终存在,石油炼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在能耗、排放等方面的总量限制逐年收紧,全国全省对“两高一资”项目审批也日渐趋严,部分传统企业扩大产能和新上项目受到影响。此外,近年来国家实行最严格土地保护制度保护政策,部分项目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
    四是在统筹融合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外部看,长期以来各行政区域在区划刚性约束、地方政府职能、财税体制等方面的行政壁垒依然存在,目前济淄两市在产业导向、市场准入、土地利用、税收政策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必然影响城市间交流与合作,制约同城化发展进程。从内部看,我市各区县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目前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以行政、商务、文化、教育、体育等为主要职能,设施配套逐步完善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雏形,但其他区县在基础设施、城市面貌、城市功能等方面和中心城区相比有较大差距。此外,由于组群式城市结构,各区县在发展路径和产业结构方面的互补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且存在同质化问题,容易导致低效率竞争和资源浪费,影响全市集约化发展水平。
    三、关于对我市加快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淄博正处于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拐点期和机遇期,加快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对提升我市城市发展能级、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经济新增长极方面都有较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是在一体化框架下求发展。全面落实《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各项要求,坚持整体发展原则,牢固树立省会经济圈发展一盘棋思想。基础设施方面,加快与济南互通的高速公路、城际公路、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打造省会经济圈出海新通道;尽早实现我市与济南在通信、医疗卫生、住房公积金互认等民生领域“新基建”的建设和对接,为两市真正实现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打牢基础。产业协同方面,积极争取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和市场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加快融入省会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做好产业链结合、融合和聚合文章,积极对接济南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努力形成优势互补的“1+1”“1+N”式的产业布局,提升区域竞争力。资源整合方面,进一步完善两市在对话沟通、专项事务协调、利益协调等方面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土地资源、户籍制度等统一管理,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要素资源一体化,不断提升经济圈聚集效应;利用同城化有利时机,努力构建大旅游市场,加大力度整合两城市间优秀文旅资源,持续探索提升文旅品质。

二是在差异化发展中寻突破。未来我市的发展仍需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工业优势作用,加快建设全国新型工业化强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实现更高收益、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率的经济增长。建议深入实施“产业赋能”行动,继续做好“优”和“扩”两篇文章,努力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一方面,聚力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做高做大做强。在石油化工、新材料、医药、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行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上下足功夫,积极链接高端优质资源,丰富完善产业生态要素,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一方面,推进新兴产业全产业链区域性互补融合发展。积极对接济南“东强”战略,聚焦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MEMS、集成电路、高端装备、高端医疗器械、氢能、数字农业等新兴产业领域,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与济南等圈内其他城市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融合发展,增强长期技术优势与产品标准话语权。再一方面,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优势。利用我市制造业良好的基础条件,积极探索和应用“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大力发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等,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进一步破解制造业发展约束,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此外,在全市范围加强统筹规划,加强集约发展,避免出现因跟风上马热点项目、盲目推动新兴产业或实施补贴政策等造成的地方重复建设、低效率竞争和区域产业同质化问题。

三是在质效提升上做文章,增强内生动力推动城市发展行稳致远。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应抓住“双循环”尤其是国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齐鲁科创、智造两大走廊,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激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发展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更多的经济新增长点。强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结合我市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引进一批行业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发挥好我市专业技术类学校较多的优势,采用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形式,加大对科技服务人才和新型产业工人的培养力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人力要素保障。发挥好投资对优化产业和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大对技术改造尤其是制造业技改的投入力度,牵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放大金融效应,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等,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加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构建权责明晰、管理科学、服务为先、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治理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