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183X/2022-5226262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1-26 发布机构: 淄博市统计局

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发布日期:2022-01-26
  • 字号:
  • |
  • 打印

     2021年以来,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工业经济展现出积极活力和韧性,工业经济持续恢复,主要生产指标增长加快,新动能产业持续发力,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基本运行情况

    (一)12月份规上工业生产进一步加快,全年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2。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较前11个月提高0.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列菏泽市(14.2%)之后,居全省第2,位次较上个月前进1名;两年平均增速8.7%,较2019年同期增长18.2%。

    12月当月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较上个月提高4.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月度环比增长7.0%;从季度看,四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6.0%,季度环比增长29.9%。

    (二)近七成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重点行业拉动力明显。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69.2%,其中金属制品业(24.6%),专用设备制造业(19.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5.0%)等20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与前11个月相比,有15个行业有所加快(或降幅收窄)。

    2021年累计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名前十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较前三季度提高 0.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12.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5.3%,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7.3%,为全市工业经济向好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同比增长19.2%、17.1%、20.4%,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3.5、2.4个百分点。

    (三)全市规上工业出口情况好转。全市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出口情况趋于稳定,且稳中向好态势明显。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99.4亿元,同比增长40.4%;其中12月当月实现42.6亿元,同比增长48.8%,较上月提高14.2个百分点。全年出口交货值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85.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61.3%)、汽车制造业(326.6%)。

    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一)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1.2%。全市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6.3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1.4%。

    (二)“四强”产业贡献突出。全市上下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着力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产业攀登计划,成效显著。2021年,全市“四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9%,占比较上年全年提高1.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2%。其中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新医药产业同比增长11.8%,智能装备产业同比增长18.4%,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23.6%。

    (三)传统产业持续优化提升。全市聚力实施传统产业“五个优化”攻坚,把产业优势转为发展胜势,进一步支撑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2021年,全市规上化工、建材、纺织、轻工、陶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8.3%、18.2%、5.1%、1.8%、34.1%,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达55.5%、15.4%、1.1%、0.7%、6.5%。

    (四)列入全省“十强”产业的工业部分占比提高。2021年,列入省“十强”产业工业部分增加值同比增长2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8.1%,占比较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提高2.9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5%。其中高端化工增加值同比增长24.7%,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为22.1%;高端装备同比增长23.6%,占比8.2%;新能源新材料同比增长19.3%,占比16.3%;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比增长25.3%,占比1.4%。

    (五)全市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明显回升。2021年,全市工业产能利用率73.3%,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全市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3.7%,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超过全年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全年产能利用率较高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79.2%)、医药制造业(79.6%)、专用设备制造业(77.7%)。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销衔接情况欠佳。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91.8%,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自7月份起逐月回落;其中12月产销率86.3%,较上年同月下降9.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家具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产销率较低,分别为90.6%、86.6%、90.9%,较上年分别下降2.5、1.7、7.5个百分点。部分企业面临春节放假,囤货增加,12月末全市规上工业产成品同比增长22.2%,较前三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19.4、22.1个百分点。

    (二)大型工业企业带动作用有所减弱。2021年全市37家大型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且自二季度以来始终低于平均水平,对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30.7%,较上半年回落5.9个百分点。

    (三)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性加大。受疫情反复、需求减弱、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市规上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值增速虽保持较高水平,但也有部分行业增加值增速在低位运行,如医药制造业(8.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4%),纺织业(7.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4.3%)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5、11.7、6.2、18.4个百分点。

    (四)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12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1.6%,较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价格走势体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从大类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当月价格分别同比增长31.9%、22.3%,分别较上个月回落15.3、6.8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21年全市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有进的态势不断巩固,但也要看到发展面临压力和挑战依然存在,从部分产品价格涨幅回落显示出市场需求变化,2022年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形势依然严峻。下一步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